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菜谱 | 竹荪酿肉末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信鸿 点击 :

食材:竹荪10个,猪肉馅200克,生姜1块,细香葱2根

调料:料酒1勺,酱油2大勺,橄榄油1大勺,盐2克,胡椒粉1克,白糖1克,淀粉2克。

烹饪方法:

1)竹荪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洗净后剪去菌盖,葱姜切末。

2)把葱姜放入猪肉馅中,加入胡椒粉和酱油1大勺,加入1大勺料酒;搅拌均匀后静置15分钟。

3)把腌制好的肉馅依次嵌入竹荪中,摆放在盘中。放入蒸烤箱选择“纯蒸”18分钟。

4)准备料汁:淀粉+酱油+白糖+适量清水,一起搅拌均匀待用。

5)另取锅1个,把竹荪酿肉末蒸出来的汤汁倒入锅中烧热,把准备好的调料汁倒入锅中搅拌至粘稠,倒入盘中即可。

小贴士:

1)竹荪清洗干净后,一定把水捏干,酿肉末的时候要轻轻塞入。

2)这道美食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肥胖、脑力工作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免疫力低下者。

竹荪酿肉末

竹荪和肉末这样结合起来,脆爽鲜美!

竹荪酿肉末是很平常的一道家常菜,口感脆爽鲜美。竹荪为真菌植物门真菌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去掉头部的子实体,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竹荪又称“真菌之花”、“植物鸡”等,名列“四珍”(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今天就分享的这道口感脆爽,味道非常鲜美的家常菜:竹荪酿肉末。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蘑菇的软腐病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蘑菇的软腐病

    软腐病又叫湿病、指孢霉菌病。该病是由指孢霉菌感染所致。多数是通过气流和溅起的水滴传播,孢子污染覆土也会导致发病。覆土过湿,温度太低,也容易发生这种病。 指孢霉菌多发生在菇床表面,菇床上先出现白色棉毛状(也叫蛛丝状)菌丝,若不及时处理,菌丝便迅速蔓延,把小菇蕾全包围。先只看到一团白色菌丝,后期变成水红...

    162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深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深加工技术

    国内香菇以原料出口,国外企业提炼其营养成分制成保健品或药剂,价格翻数千倍后,反向卖给我国。这是我省食用菌市场的普遍运作模式。记者昨悉,有鄂企已启动香菇深加工项目,被称为“植物皇后”的香菇,或通过开发休闲食品、胶囊食品的方式,反攻全球深加工市场。鄂企初试香菇深加工2008年,6...

    97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八大技巧巧治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八大技巧巧治食用菌虫害

    1、尽量采用发酵或熟料栽培,控制培养基地内虫口,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双孢菇的栽培床要采用发酵料。拌料时加入0.5%食盐、3%石灰、5%—8%草木灰等有较好的驱虫和预防效果。2、菌袋或培养料入棚前,要进行空棚消毒:用0.3%的敌敌畏+0.1%敌杀死喷薰;或磷化铝10克/立方米熏蒸,封闭菇房(...

    23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麻辣酱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麻辣酱的加工技术

    1.原料:鲜蘑菇5kg、平菇2.5kg、食盐40g、味精100g、食醋125ml、白酒100ml、白糖400g、麻辣酱300g、辣椒色素35g、高梁色素20g、食用琼脂适量。 2.原料处理:鲜蘑菇、平菇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沥干水分。 3.粉碎研磨:将沸水杀青10min的鲜蘑菇与平菇,按4:2的...

    882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简易液体菌种制作步骤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简易液体菌种制作步骤

    由于液体菌种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规模小的食用菌生产者不容易做到。现介绍一种简易的液化制种技术,技术要求低,接种后和液体菌种发菌时间差别不大。具体操作: 1、培养基配方:杂木屑83%、小麦粉12%、高梁粉1%、石灰1%、石膏1%、葡萄糖2%。2、将上述原料拌匀,使含水量64%。 3、将拌好的培养...

    75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十大方法,食用菌绿霉病害消于无形
    食用菌病虫害 | 十大方法,食用菌绿霉病害消于无形

    食用菌是富有营养价值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食用菌栽培是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农村已成为一项重要产业。绿霉病是食用菌栽培中常见的病害,对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953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灰树花的采收和贮运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灰树花的采收和贮运技术

    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子实体内质,柄短呈珊瑚状分枝,重叠成丛,其外观,婀娜多姿、层叠似菊;其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质脆嫩爽口,百吃不厌;其营养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下面为大家介绍灰树花的采收和贮运技术。1、灰树花采收的时间灰树花由现蕾到采收的时间与子实...

    2947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保鲜技术

    鲜平菇含水量高,组织脆嫩,极易损伤,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保鲜,可有效地提高栽培平菇的经济效益。1.鲜藏 新鲜的平菇在室温3~5℃、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时,可贮存1周。温度增高,湿度也要增加。2.冷藏 冷藏可以在接近0℃或稍高几度的冷藏室中进行,冷藏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箱内的空气湿度,贮藏时间应控制在7天...

    292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蘑菇栽培中的杂菌主要有绿色木霉、曲牢等,是制种及熟料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杂菌之一。该类霉菌性喜高温、潮湿环境。预防可用“百病去无踪”彻底对菇棚进行消杀处理。发菌及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生产中可将“百病去无踪”和“蘑菇杀病灵”交替使用。 对已经发生污染的菇棚,打开全部通风口及进出口加强通风...

    140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袋式栽培技术:接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针菇袋式栽培技术:接种

    经过灭菌的塑料袋必须冷却至25℃左右时方可接种。一般是塑料袋灭菌后的第二天即可接种,夏天不超过3d,冬天不超过5d接种为好。否则不仅培养基易失水,而且污染率高。接种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正确掌握熟练的接种技术,动作力求准确迅速。接种前要先做好两项准备工作:一是选择质量合格的菌种,菌龄以不超过2个月的...

    632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长斑病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长斑病如何防治

    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气变化...

    1778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把食用菌加工成蜜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把食用菌加工成蜜饯?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除鲜食,加工成干品,或盐渍、罐藏外,还可以深加工开发利用,制成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蜜饯、调味品、糖果、酒类等,这对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加工成蜜饯的方法。 一、小白平菇蜜饯 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

    495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重在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重在综合防治

    平菇是城乡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的的绿色环保型食品,从笔者在农村调查的情况来看,多数有经验的农户生产的平茹长势茁壮、肥嫩,生物转换率高。但也有不少农户没有很好地预防病害或者是忽视管理,菇床或菇袋上发生病害,造成一定的损失。其中,尤以绿色木霉为害损失最大。培养料被污染后,菌落初期为白色棉絮状,无固定形状,...

    171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阿魏菇)工厂化栽培缩短菌龄出菇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阿魏菇)工厂化栽培缩短菌龄出菇法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由于其子实体脆嫩可口,香味浓郁,有草原牛肝菌的美称;又因其具有消积、杀虫、治疗肉积、痞块、久疟、疳劳等药效,当地群众誉之为天山神菇和西天白灵芝。后来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菇逐...

    1604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如何选用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如何选用

    看外观 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塞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看菌丝 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 看耳基 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

    361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