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罐头的加工技术试验

时间 : 07-23 投稿人 : 竹青月季园艺 点击 :

 平菇是食用菌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属于伞科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栽培工艺简单,技术难度相对较小,加之栽培原料广泛,使其成为国内食用菌市场中产量最高、销量最大的人工栽培品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广泛栽培,在部分省市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通过栽培平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不难预测,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扩大,城乡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善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平菇作为食用菌的主要种类,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平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其鲜品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麦角固醇的含量也很高。此外,平菇多糖和多糖蛋白在防癌、抗癌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有报道。平菇主要以鲜食为主,部分用于盐渍加工出口。由于平菇子实体组织细嫩,含水量高,采后呼吸作用特别强,很容易变质,如果在16℃以上的室温存放1天,就出现菌柄长白毛,伞盖开裂、卷边等现象,直至褐变和腐烂。同时,平菇表面积大,蒸腾作用强,菇体易失水,从而引起鲜度降低,并影响风味和商品价值。因此,鲜平菇质量很难控制。而罐藏平菇食用安全、方便、卫生,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且质量稳定,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很大。

平菇罐头的加工技术试验 | 菌菇种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盐渍平菇由当地工厂提供,食盐、柠檬酸由当地市场购买。

1.2试验仪器和设备

夹层锅、GT4B2真空封口机、蒸汽压力杀菌锅等。

1.3 试验方法

加工平菇罐头的工艺路线为:原料选择→脱盐→水洗→预煮→挑选→清洗→装罐→灌装汤汁→封口→杀菌→冷却→保温→检验→成品。

1.3.1 原料选择 由于新鲜平菇易变质,质量不好控制,故采用盐渍平菇作原料。宜选用菌柄短、肉质厚、不易破碎、适合罐头加工的品种,如紫胞侧耳、糙皮侧耳等优良品种。原料质量标准为盐水浓度18°Be′~22°Be′,平菇无异味、霉变、病虫和泥砂杂质存在,无表面发黄、发黏、萎缩和变质现象,菌柄长度不超过1.5cm,破碎率不超过5%。

1.3.2 浸泡 将原料放入浸泡池中用流动水清洗脱盐,至平菇含盐量为0.3%以下为宜。

1.3.3 烫漂 将脱盐平菇在沸水中烫漂2min~3min后,立刻冷却。

1.3.4 拣选 去除杂质及平菇碎屑,并按菌盖大小分级。一级平菇菌盖直径为5cm~8cm,二级平菇菌盖直径为2cm~5cm,混级产品中一级和二级平菇各占50%。

1.3.5 配汤汁 盐水质量分数为2.2%~2.5%,煮沸2min~3min,并在沸盐水中加入0.05%的柠檬酸,过滤后备用。盐水温度不低于90℃。

1.3.6 装罐 选择罐型为7116。空罐清洗后经85℃以上热水消毒,沥干水分装罐,平菇每罐装罐量为195g。要求菌盖的组织形态完整,同一罐中的平菇色泽、大小及菇柄长短均匀一致。装完菇后加汤汁,每罐汤汁加至距罐口1cm处。

1.3.7 真空封口 封罐机保持真空度为40kPa~53kPa,罐中心温度不低于85℃。

1.3.8 杀菌 杀菌公式为20′-20′-反压冷却/121℃。从封口到杀菌的时间不超过30min。杀菌后,迅速冷却到37℃以下。

1.3.9 入库 将罐体表面擦净后及时入保温库。

2 产品质量要求及检测结果

2.1 产品质量要求

2.1.1 感官指标 色泽为淡黄色,汤汁较清,允许有少量平菇碎屑;具有平菇罐头应有的滋味,无异味;菌盖组织形态完整,大小均匀,略有弹性。

2.1.2 理化指标 产品规格为净质量425g,其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平菇罐头理化指标

检测项目|标准要求|检测结果|

净质量g|每罐允许公差3%|430|

固形物g|不低于净质量的52%|235|

氯化钠含量%|0.8~1.5|1.00|

铜mg/kg|≤10|0.30|

锡mg/kg|≤200|0.01|

铅mg/kg|≤1|0.10|

2.1.3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不大于10个/mL;大肠菌群不大于6个/mL;致病菌无检出。

3 平菇罐头营养成分分析

产品在常温下存放3个月后,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其结果为:每100g平菇罐头中含有水分89.02g,蛋白质3.84g,脂肪0.46g,碳水化合物4.58g,纤维1.10g,灰分2.10g。

4 注意事项

(1)平菇罐头属低酸性食品,如果原料被污染或加工中杀菌不彻底,则容易引起内容物酸败变质,这是由于嗜热性酸败菌(平酸菌)在罐内的繁殖而引起的变质。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加强卫生管理,并严格控制罐头密封质量。此外,要经常对原料、半成品以及密封后杀菌前的罐头产品进行嗜热性酸败菌芽孢数检验,用以指导和监控生产过程。

(2)生产中应尽量缩短操作过程,减少原料露空时间,以免半成品积压而造成污染。

(3)要防止平菇原料与铁、铜等金属工具接触,加工用的器具、操作台等最好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

(4)除马口铁罐外,包装容器也可采用旋口玻璃瓶和蒸煮袋软包装。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鞠国泉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四季栽培时令选择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四季栽培时令选择

    食用菌栽培同农作物生产一样都不应违了农时,特别是由于食用菌生产从制种到采菇结束周期较长,加上一些可能影响生产进程的主客观因素,以及跨季栽培问题,菇农必须对自己的种菇计划早作安排。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副研究员、食用菌专家潘宝华根据我省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市场的情况,对不同季节适宜栽培的食用菌品种...

    937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的加工和开发利用简介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的加工和开发利用简介

    一、杏鲍菇的干制杏鲍菇含水率高,采摘后的保存时间较短,因此在收获旺季,容易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将杏鲍菇进行干制加工或盐制加工,能够延长产品的保存期,便于贮存和运输。在干制前对杏鲍菇进行非硫护色处理,能够显著减轻干制杏鲍菇的褐变,改善产品的色泽,其中以柠檬酸和维生素C 护色效果最好。采用较低的干燥初...

    2043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巧治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巧治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生产进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现向菇农介绍几种巧治食用菌虫害的方法,供菇农参考。1、尽量采取发酵或熟料栽培,节制培养基地内虫口;双孢菇的栽培床要采取发酵料。拌料时加入0.5%食盐、3%石灰、5-8%草木灰等,有较好的驱虫和预防效果。2、菌袋或培养料入...

    682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子实体“着色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子实体“着色病”的防治方法

    所谓平菇着色病,就是平菇菇体受环境不良因素刺激后,菇体表现为变色症状。比如:平菇幼菇的菌盖由灰到灰褐色、黑褐色,局部或全部变为黄色、焦黄色或淡蓝色,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随着继续发育就会畸形生长,或者菌盖皱缩上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发生情况1、在露地阳畦栽培时,由于覆盖的薄膜质量有...

    46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保鲜贮藏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的保鲜贮藏技术

    一、保鲜方法介绍:1.保鲜液保鲜 通过用保鲜剂对菇体进行喷洒或在保鲜剂中浸泡菇体,以达到补充水分、碳源,抑制衰老物质形成,从而延长菇品保鲜期的目的。保鲜液有许多种类,主要是由糖、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依不同比例配制而成的一种水溶液。可用纯天然矿物营养保鲜剂麦饭石进行保鲜,首先将新鲜菇体装入塑料...

    170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分类及处理方式

    基质是食用菌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之所在。在使用品种和生长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基质不同、配方不同、基质的处理方式不同,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质地、风味等都有所差别。 1 基质的分类 1.1 主料 顾名思义,是基质的主要成分,多指以满足食用菌碳营养为目的的原料,主料用量较大。 1.1.1 木质类...

    2075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蓝色菇: 菌盖边缘产生蓝色的晕圈,有的菇体表面全部为蓝色盖覆。 发生原因。菇房内采用煤灶加温,或者菇房紧靠厨房,由于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毒害气体,加上通风换气较差,造成菇体中毒,进而发生变色反应。 防治措施。冬季菇场增温措施宜采用太阳能、暖气、电热等方法,如采用煤火、柴火等方法加温,应...

    2065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资讯 | 青海省兴海县科技特派员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服务
    食用菌资讯 | 青海省兴海县科技特派员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服务

    近日,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研究员李松龄带领各专家,前往兴海县唐乃亥乡下鹿圈村村集体温室大棚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指导工作。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以“送技术”、“送菌袋”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面对唐乃亥乡下鹿圈村村集体合作社食用菌种植“零技术”现状,为合作社带去鸡腿菇菌袋1000余个进行试种...

    179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病虫害 | 长期不形成菇蕾是什么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长期不形成菇蕾是什么原因?

    1、温度不适。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如室温是在平菇品种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便很快出现菇蕾。如温度过高、过低都会抑制原基形成。处理方法:(1)、针对各品种对温度的要求,适时播种;(2)、破块灌水,即菌丝长满料后,破块灌水3~5天后,在缝隙处有大量原基形成。(3)、加压。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在菌床表...

    2957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组织分离:食用菌育种延续优良品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组织分离:食用菌育种延续优良品种

    组织分离是最常用的一种食用菌育种方法,组织分离是食用菌一种无性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的特点是能够稳定的遗传母体的遗传性状,发生遗传突变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选育出比母体更优秀的品种几乎不可能,在生产中,组织分离常用于延续一个优良的品种。大多数食用菌都可以采用组织分离进行育种,组织分离的方法比较简单,过程简单...

    55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菜谱 | 辣炒蕃茄肉片
    食用菌菜谱 | 辣炒蕃茄肉片

    材料:梅花火锅肉片250g,牛蕃茄2颗,洋葱1/2颗,鸿喜菇1/2包,雪白菇1/2包,甜豆荚适量,蒜头5瓣,<醃肉酱料> :,白开水 少许,酱油2茶匙,米酒1大匙,白胡椒少许,香油少许,太白粉少许,<调味料> :,辣豆瓣酱1大匙,蚝油1大匙,米酒 1大匙,糖 1茶匙,乌醋1茶匙,黑胡椒适量做法:1....

    2646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食用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原种接种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关于食用菌原种接种的栽培技术

    即把试管菌种接入原种培养基的过程。(1)将灭过菌的菌种瓶及其他用具放入接种箱内。(2)用5%石炭酸或5%的新洁尔灭在接种箱内喷洒,或用甲醛加高锰酸钾进行密闭熏蒸半小时。有条件的再用紫外线灯灭菌。(3)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75%的酒精棉球擦净试管口并使之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4)把接种耙在酒精灯火焰上...

    2634 菌类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虫害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虫害防治方法

    在平菇栽培中;病虫害是拦路虎。认识和及时防治,对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发现病虫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严重影响平菇产量,有时造成绝收。所以应选择优良和高抗性菌种,加强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菇菌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防患于未然。现就常见一些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于下:1.病害病害常见以下两类:(...

    2501 木耳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脱毒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脱毒技术

    近年来,食用菌病害甚多,至今尚无有效、专用的防治药物应用于生产。将植物的脱毒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 所谓植物脱毒,是将植物茎尖生长尖端组织进行分离,将分离组织置于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从而获得脱离原体病毒、病菌的新生种苗。具体到食用菌的脱毒繁种,严格说来,一般的组织分离并不能...

    213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笋的贮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冬笋的贮藏

    冬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佐餐的上品。它含水分少,易运输,易贮藏,又是加工成冬笋罐头的好原料,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加工出口的冬笋罐头在日本、美国市场更是大受青睐,出口创汇利润高。 一、冬笋的贮藏 1、室内黄泥贮藏法,选择泥地四周是水泥墙的房屋,先在地面铺大约10厘米厚的黄泥(含水分5-7成),然...

    29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