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的营养极高富含有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胡萝卜素、多种氨基酸、而且金针菇多吃可以降低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金针菇易熟口感好,做法也简单,是一种省事又好吃的食材。现在无论什么季节都能在超市和菜市场买到新鲜的金针菇,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金针菇冷库的功劳。一般来说,金针菇不耐贮藏,常温下三天菇体即软化,菌柄基部变褐,并有臭味放出。下面来说说金针菇冷库的相关知识。
金针菇冷库是一种高温冷库,通过控制库内温度来增加金针菇的产量,这里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金针菇冷库提高产量的方法:
一、发菌管理。控温发菌:库顶最高处温度低于22℃,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生长。定时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及时消杀: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和被害菌袋。库内每周用敌敌畏、多菌灵喷雾消毒杀虫1次。控湿避光:湿度控制在60%~65%,非操作管理时关闭光源。
二、出菇管理。降温,利用冷库将菌丝生殖期的温度降低到13℃~16℃作用,经过该温度2-3天的处理,进行下一步处理。杀虫,这一步跟传统金针菇种植一样,利用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自上而下的进行空中喷雾,药量2~4毫升每立方米,再利用浸泡过药液的布条或其他悬挂物放置在通风口和门口处,杀灭库内菇蝇、蚊子、螨类等。杀菌加湿:用克霉灵2000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1次3~5小袋/100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2~3天内,均用2000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85%即可开袋。此阶段1天通风3~4次,使空气新鲜。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稳定后再全撑开。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500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库温随即降至12℃~15℃,进入催蕾期。催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新是诱导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
由于库结构和通风能力不同,短的1次通15分钟,长的须通30分钟,长时间的通风对湿度影响很大,在进风管道加雾化效果很好的水嘴,微电机带动与通风或制冷同步运行。加湿降到地面的水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最好能导出库。此阶段湿度恒定就会更易形成菇蕾,过高的湿度会使端面菌丝旺长,过低的湿度会使端面板结菌丝结皮不出菇。10~12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琥珀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前兆,不久,米白色的原基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培养料表面。抑制期:当库内80%菌袋现蕾,幼菇长至0.8~1.5厘米时,库温降至4℃~6℃,增加库与外界通风和库内循环风量,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幼菇变得粗壮。此时湿度80%~90%,时间5~7天,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还可有弱光存在。伸长期:减少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库温10℃~12℃,湿度85%~90%,通风次数要少,时间略长,保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15天后,菌盖直径0.8~1.3厘米,菌柄长12~15厘米,进入采收期。
三、管理难点分析。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半个小时的通风,再经0.5~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又恢复常量,故风量不足是个普遍问题。易形成菇帽尖、柄细长的菇体,就是缺氧的标志。菇体只要处在袋内就不怕通风,库内空气循环对改善菇体状态是必需的。通风与降湿增温的矛盾可通过少通勤通或通风喷雾状水来解决。同时可加喷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温度:现蕾、抑制、伸长三个阶段所需温度为高、低、中。现蕾前的低温诱导、现蕾期的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抑制期的低温辅以强风,能改善菇体品质,增加产量;伸长期的低温亦有助于增加产量,延长存架期,此阶段亦要改变不敢通风的传统管理办法,因为库内缺氧明显,将严重影响菇柄加粗及其商品性。湿度:湿度的大小随温度变化,低温高湿、升温降湿能预防病害发生;高湿利于出菇密,低温高湿利于增加菇重。利用冷库的温度变化为金针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金针菇的生产要求,最大程度的增加金针菇的产量,实现种植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帮助种植户提供种植品质最佳的。
金针菇的冷藏保鲜程序为:采收→修整→包装→冷藏→起运。(1)采收,金针菇子实体在高湿和含水量过大时常出现黏液,采收前切忌水分过大,应于采收前24小时停止喷水,或通风,以利保鲜。采收后先行粗修剪,即留菇柄较上市要求长1厘米左右。(2)排湿,将鲜金针菇按等级分开,整齐摆放于晒帘上,置于阳光下通风处,自然排湿1~2小时。(3)装筐冷藏,按规格分别装入塑料筐或纸箱内,内衬无毒塑料薄膜,置于1~4℃冷库内保鲜。(4)修整包装起运,起运前一天去柄1厘米左右,包装。大包装为泡沫塑料箱,内衬无毒塑料薄膜,外套专用纸箱。(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