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新菌株豫香1号的选育研究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浩秉园艺 点击 :

香菇[lentinus edodes (Berk) sing]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属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香菇品种的区域性较强,为了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栽培品种,从2004年开始引种,采取连续组织分离法,经系统的自然筛选,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豫香1号,2008年开展菌株品比试验,2009年开始进行生产试验和推广应用。现将选育研究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育种亲本 2004年从当地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香菇品种进行批量生产,而后每年选择外形好、质量优、产量高的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采取连续组织分离方法选种用于生产。2008年,从河南信阳大别山区栽培的当地香菇品种为育种亲本材料,进行系统筛选。

1.2 选育方法 选育方法为自然育种,即利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有益变异,选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选育程序为:选点采样→分离→拮抗试验→出菇试验→品比试验→稳定性试验→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研究→小规模试种→中试→示范推广。

1.3 实验室筛选 香菇的第一潮菇表现一般都不是很好,而第二潮菇差异性较大,因此采用第二潮菇作为种菇筛选,易于筛选到优良的菌株。根据第二潮菇子实体外观、形状、产量、色泽等性状择优筛选取样。2006年在别石屯八个栽培农户中选定3个点进行取样,而后进行组织分离,分离得到30支试管菌株。将得到的30支菌株各转管30支,分别取20支接入菌袋进行发菌和出菇试验,其余10支试管进行菌丝拮抗试验和菌丝耐高温培养试验。

1.4 菌株筛选 1.4.1 筛选 接种后进行出菇试验,观察菌丝长势和形态、发菌时间、出菇时间、出菇整齐度、菌盖色泽、菌盖厚度、菇柄长度等,筛选出综合形状优良的菌株。

1.4.2 品比试验 2008年引进国内具有代表性的5个香菇菌株与豫香1号菌株作对比试验并进行综合评定。供试菌株:武香1号,武香3号,沁阳香菇,信阳香菇(CK),豫香1号,上海香菇,岫岩香菇。培养基配方: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为杂木屑培养基;栽培试验的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75%,麦麸20%,玉米粉3%,石膏2%,石灰1%。试验方法:2008年8月2日制袋,2008年10月15日开袋出菇。栽培袋制作按常规方法,采用17cm×55cm聚乙烯筒袋。每个菌株接种600袋左右,菌丝发满菌袋后,选发菌正常的成品菌包450袋,分成三个批次,每个批次又平均分成三个区组,每个区组50袋,置于出菇棚中,驾式栽培出菇。2009年安排了多点栽培示范,并进行了产量的测定。生产期安排在2009年8月到2010年5月,出菇后进行抽样测定产量及评价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形态特征 豫香1号菌丝浓密、洁白。子实体单生,密度适中,菇柄短直,实心,菌盖红褐色,坚实,肥厚。菇柄一般长度为3.0-4.0cm,直径1.2cm菌盖直径一般为3.0-5.5cm。 2.2 菌丝生长速度 各菌丝生长速度长势情况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同样以木屑为主的培养料,在常温下发菌,上海香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40cm.d-1,岫岩香菇最慢0.30 cm.d-1,豫香1号仅次于上海香菇。

2.3 栽培特性 豫香1号属于低温品种。菌丝生长温度3—30℃,最适宜温度为17—23℃,菌丝不耐高温,温度18—23℃子实体生长最好,温度10—26℃子实体生长正常,子实体单生,菌盖伞形。培养料以木屑为主,玉米粉、米糠、麦麸为辅料。不同配方对产量、质量的影响较大。据近几年生产时间表明,32℃后子实体色泽变浅,甚至萎缩死亡,产量降低。豫香1号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制袋。10月至次年5月出菇。

2.4 产量表现 2.4.1 品比试验产量表现 在参试菌株中,以豫香1号为最高,平均产量为530.2g袋-1 ,武香1号为503.2 g袋-1,信阳香菇为490.5g袋-1,武香3号500.0 g袋-1,上海香菇480.2 g袋-1,岫岩香菇为460.5 g袋-1。由此表明,豫香1号菌株产量最为显著。 2.4.2 品比试验鲜菇外观质量 各参试菌株鲜菇质量情况见表2 豫香1号香菇菇柄短,粗实,肉质厚,外观商品性优。

2.4.3 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09年生产试验,参试的武香1号,岫岩香菇,信阳香菇,豫香1号菌株,每个菌株栽培1000袋,结果见表3 从表3 可以看出,豫香1号抗逆性较强,成品率高,产量优与其他几个菌株。 3 结论 豫香1号子实体密度大,菇盖厚实,菇柄短粗且均匀,中低温度,温差大的区域最适合其生长,菌丝萌发成子实体的能力强,栽培一次可连续采收7—8潮菇。豫香1号平均单产为530.2 g袋-1。生物转化率为65%,比原菌株增产5%。在2008—2010的品比试验,示范栽培和大面积推广中,豫香1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而且性状表现稳定。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新菌株豫香1号的选育研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育种 | 如何提纯复壮平菇菌种
    食用菌育种 | 如何提纯复壮平菇菌种

    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的食用菌。平菇菌丝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并且抗杂菌能力强的优点,但平菇菌丝在不良条件下发菌生长,菌丝活力更容易衰退,以致菌丝更容易带毒带菌,所以对于平菇的菌种提纯复壮尤为重要,由于平菇栽培和制种简单,多数菇农自制平菇菌种,保藏母种,特别对一些相对有...

    292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生产

    传统菌种生产工艺,一般是由试管母种扩繁成二级种、三级种,生产周期长、污染率高、成本高、需大量人工、管理困难。液体菌种生产具有纯度高、活力强、繁殖快的特点,接种到培养料内有流动性好、萌发点多,发菌迅速等特种点。应用于生产与固体菌种相比有以下优点: 1.菌种生产周期短。固体种一般需25—40...

    1760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症状表现及发生特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症状表现及发生特点

    一、症状表现:发病时,菇床上出现白色菌丝,并迅速蔓延,若不及时控制,可扩展至整个菇床。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把子实体全部“吞噬”而只看到一团白色的菌丝,后期白色菌丝变为水红色。蘑菇在整个发育期都会受到这种病菌的浸染,被浸染的子实体逐渐变为褐色直至腐烂。二、发生特点:软腐病菌广...

    119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的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竹荪粘菌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的技术

    1形态特征 美发菌Comatrichapulchell(C.Bab)Rost,又名美发网。其形态特征为孢囊群生,有时密集,有柄,卵圆形至圆柱形,顶略尖,深褐色或锈色,全高0.7―1.5(―3)mm;柄黑,一般比孢囊短,很少达到全高的一半;囊基膜薄膜质,盘状单生,或一群连片;囊轴直,向上渐细,近达囊顶...

    293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影响蘑菇保鲜的五大要素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影响蘑菇保鲜的五大要素

    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湿度:要求95-100%。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利用杀菌及调节PH值来抑制。酶活性:多酚氧化酶...

    214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的防治

    通过调查发现,今年危害食用菌特别是平菇的害虫主要是平菇的厉眼蕈蚊及真菌瘿蚊,二者都属于双翅目,前者是目前国内的害虫优势种,以幼虫危害,幼虫头黑色,胸及腹部为乳白色,共12节,刚孵化的幼虫体长约0.6毫米,老熟的幼虫为4.6及5.5毫米,在13~21℃的温度范围内,约经过4~7天卵即可孵化成为幼虫,幼...

    2433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栽培:线虫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栽培:线虫防治技术

    线虫是一种无色线状的蠕虫,体型小,线形,体长1毫米左右,10多天可繁殖1代。幼虫刺吸菌丝体养分,钻食菇体,往往为其他病菌的感染创造条件,从而加速或诱发各种病害,致使培养料变黑发黏,菌丝萎缩或消失,菇蕾死亡。通常由培养料、覆土和水源传播。线虫在闷湿、不通风的情况下大量发生。培养料堆温不高、偏湿易发生线...

    1088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把论文写在田野里——记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
    把论文写在田野里——记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常明昌

    34年如一日倾心食用菌专业,缘于一位学者对事业的无限热爱近日,走进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办公楼常明昌教授的办公室,一盆盆用灵芝制作的盆景占据了地面“半壁江山”,最大的一颗直径1.2米。除了一盆盆灵芝,常明昌办公室引人注目的还有墙上的一幅照片:1992年他与恩师、著名真菌学家刘波先生在野外考察时的合影。“...

    1806 食用菌种植 菌类报道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简易脱水冷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简易脱水冷藏保鲜技术

    1.鲜菇采收与挑选。采收前24小时停止喷水,长至八成熟时采收。采收后精选去杂,要求朵形圆整,菇肉肥厚,边缘内卷,不开伞,菌盖直径3.8厘米以上,无土、无杂、无病害、无缺损,保持菇的自然状态。2.排湿。可用脱水机排湿,也可自然晾晒排湿。采用脱水机排湿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排风量,以确保品质。自然晾晒方法...

    173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杂菌污染及预防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杂菌污染及预防

    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某一点上,不注意清洁卫生及灭菌治虫工作,就会遭受病虫的危害。造成减产,甚至全功尽弃。因此,搞食用菌生产,杂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防治方针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1、原料带杂菌及预防食用菌的原料,通常为工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和部分饲料,其营养丰富,适合各种微生物的生长。...

    192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ubmerged Culture of Agrocybe aegerita董洪新 王世东 刘新海 赵广存 蔡德华  摘 要: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pH值对杨树菇深层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99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食用菌菜谱 | 麻油双菇
    食用菌菜谱 | 麻油双菇

    材料:好菇道鸿喜菇1包好菇道雪白菇1包姜切丝酌量枸杞子酌量麻油2大匙米酒1大匙盐少许做法:1、先准备好所需材料,鸿喜菇与雪白菇去掉根部,用手掰开即可。(因为是无菌培养,不用再水洗,不然反而影响口感喔~)姜切丝,枸杞子用水冲洗一下备用。2、冷锅即可倒入麻油,用中小火慢慢煸香姜丝。3、接着加入鸿喜菇和雪...

    1539 食用菌食用方法 菌类食谱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识别菌种好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识别菌种好坏​?

    如今大田栽培食用菌,有的出菇很齐,有的出菇很少。一旦菇农遭受损失,就容易和出售菌种的厂家发生纠纷。然而这时要判断是谁的责任,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菌种移栽到大田里,就和温度、水分、光照、周围环境及栽培方法有关,这不仅仅是菌种的问题,还是生长环境的问题,也是栽培技术的问题,因此这种纠纷到最后多数也只能不...

    123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潜山:黄柏镇年产1000万棒茶树菇项目签约
    食用菌资讯 | 安徽潜山:黄柏镇年产1000万棒茶树菇项目签约

    4月8日,安徽潜山黄柏食用菌文化节在黄柏镇食用菌生态产业园开幕。本届食用菌文化节从4月8日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开幕式现场,黄柏镇人民政府与安庆隆辉食用菌有限公司签约“年产1000万棒茶树菇投资合作协议”。黄柏镇地处潜山市西北部,因明清时期盛产中药“黄柏”而得名。小小菌菇,大大“蘑”力。近年来,黄柏镇...

    260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凤尾菇杂菌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凤尾菇杂菌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凤尾菇是现在菜市场上最常见的真菌美味,多吃可以提高免疫力,有防癌抗癌的作用,栽培凤尾菇需要防治的杂菌虫害有:霉菌、鬼伞菌、菇蝇及螨虫,具体的防治方法可以参考如下:凤尾菇杂菌凤尾菇杂菌虫害预防方法:1、环境预防:菇房和床架事先要经过严格的灭菌杀虫,种菇期间应当尽可能做好保温保湿和通风透气工作。2、原料...

    1387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