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出菇期间如何补营养液?

时间 : 06-15 投稿人 : 鸿源园艺 点击 :

食用菌菌丝体和菇体生长都需要丰富的营养,在出菇过程中菌丝体的营养转化到子实体当中,出菇量越大菌丝体营养损耗越大,第一潮菇后培养料中的碳、氮等营养明显下降,适当地补充营养液能够保证下一潮菇的产量和快速转潮。但是补充营养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出菇期间如何补营养液? | 菌菇种植

①不同情况分别对待,要根据栽培的品种和菌丝的生长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营养液,补充时温度不宜超过20℃,像平菇、秀珍菇等品种如果菌丝长势良好、无污染时可以考虑添加营养;蘑菇出二潮菇后营养下降,可以适当补充些营养液。营养液可以结合补水同时加入。

②营养液的选择要恰当,浓度要适当。蘑菇可施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葡萄糖等速效性肥,使用浓度为0.5%左右,每平方米每次用量约0.5千克。袋栽平菇、秀珍菇、木耳等可以向菌袋内补水和补肥,具体做法是:用0.5%葡萄糖、0.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硫酸锌溶于水中,注入菌袋内,这样即补水又补肥,其产量和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③防止污染,由于添加营养液后菌袋或者菇床的营养含量提高,在使食用菌菌丝生长健壮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有害杂菌的生长,因此需要密切观察,及时防治。(植物资料网)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多孢子分离:选育出更优秀的食用菌品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多孢子分离:选育出更优秀的食用菌品种

    食用菌孢子分离分为单孢分离法和多孢子分离法两种,育种常用的是多孢子分离法,而单孢子分离用于杂交育种。多孢子分离是利用食用菌有性繁殖进行的,孢子分离后,菌丝萌发,是担子菌生活史的一部分,担孢子局域保持亲本遗传性状的特点,但是遗传性能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多孢子分离能够选育出比偶亲本更加优秀的品种。1、...

    2436 菌类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1.选料和处理。选形态正常,色泽洁白或微黄,无霉变,无斑疤伤的鲜猴头菇为原料。菌丝不超过0.8厘米,直径不大于5厘米为最佳。收后切去根蒂,清除粘附在菌刺上的碎屑和杂质,立即浸入2%食盐水中,要尽快加工。2.热烫。在锅中放入清水,再加入适量柠檬酸,将猴头放入煮沸5~6分钟,捞起,迅速用冷水冲凉。对个体...

    2437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探索现代食用菌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径
    食用菌资讯 | 探索现代食用菌产业集群式发展新路径

    西柏坡功能农业示范园区是河北省平山县重点支持打造的一个集研发推广、栽培生产、展示营销、观光研学于一体的四季生产园林景观式现代农旅产业园。项目共投资2600万元,占地100亩,一期建设四季生产栽培菇棚36栋、连栋温室2栋,储藏营销休闲展示厅1座和100吨冷藏保鲜库3间;二期续建西柏坡食用菌研究院(院士...

    968 食用菌种植教程 菌类报道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的栽培原料及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的栽培原料及配方

    香菇:选用硬质树种的木屑,并采用“香菇专用添加剂”调配基料,使之营养平衡,菌丝充分后熟,并转色良好。香菇生产,多以木屑原料为主,基本配方为:阔叶木屑2000千克,麦麸200千克,玉米粉1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尿素6千克,石灰粉20千克,石膏粉200千克,香菇专用添加剂...

    288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深加工三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深加工三法

    一、平菇干的制法平菇含水分较多,所以关键要经过烘烤。入烤前,将鲜菇摊排于烘筛上,在太阳下面烘晒半天,同时将烘烤设备预热至40℃左右,以排出内部温度。入烤时,按菇体大小、厚薄不同分开排筛,菇柄朝下;菇体较大应切片。将大菇放在下层,小菇放在上层。控制初期温度在35℃左右,烘1~2小时后,调温度至45~5...

    89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有哪些常见病虫害

    发生侵染的病虫种类多,危害重。据初步统计,侵染培养料、菌丝体和菇体的杂菌、病菌和害虫种类达100多种,各种病菌和害虫在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方式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侵害菌丝和菇体。病虫害防治措施:①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②选用纯正、菌龄适宜、生命力旺盛的菌...

    394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菜谱 | 茶树菇烧排骨
    食用菌菜谱 | 茶树菇烧排骨

    主料上的准备:排骨400克,干茶树菇70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配料上的准备:尖椒50克,葱姜末20克,大蒜20克,食用盐7克,鸡精4克,味精4克,老抽5毫升,料酒20毫升,植物油200毫升,高汤500毫升(具体口味具体分析)。烹饪过程:1、将尖椒清洗干净,去掉根蒂。斜刀切好备用。将准备好的干茶树菇...

    1829 菌类食谱 食用菌常识
  • 食用菌菜谱 | 罗汉斋
    食用菌菜谱 | 罗汉斋

    准备原材料:鹿茸菇、玉米笋、荷兰豆、腐竹、木耳、干黄花菜、胡萝卜、盐、生抽、淀粉步骤: 1. 干货泡发,荷兰豆去筋,鹿茸菇对半切开,胡萝卜切棱形片,2勺生抽2勺糖1勺白胡椒兑成料汁备用; 2. 将不易熟的食材焯水,热锅起油,爆香蒜片,倒入腐竹和鹿茸菇翻炒,再倒入焯水食材,淋入料汁淋入香油,倒入水淀粉...

    1358 食用菌吃法 食用菌食用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鸡腿菇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出口鸡腿菇的保鲜方法

    采收分级。用于出口保鲜的鸡腿菇的采收适宜期为菇蕾期,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尚未松动或刚刚松动、菇体6-7分成熟时采收。特大型鸡腿菇的采收高度15-20厘米,普通品种的采收高度8-15厘米。采收时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用不锈钢刀切削整齐、干净。要求无泥土、无杂质、无破损,菇朵...

    392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段木接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段木接种技术

    段木的人工接种,就是把培养好的栽培种接到段木上,接种是黑木耳段木栽培的重要步骤,接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木屑菌种接种法:主要有打接种穴、点放菌种和盖树皮帽等三道连续工序。接种时,根据各地条件不同,可用电钻、手摇钻或皮带冲子打接种穴。打穴时要合理密植,一般打...

    205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培育平菇要防胡桃肉状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培育平菇要防胡桃肉状菌

    平菇因菌丝生长旺盛,栽培管理简单,近年来其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随着栽培量的增加,平菇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胡桃肉状菌的发生,常导致平菇菌丝发满袋后不出菇,严重时可能绝收。 胡桃肉状菌又叫小孢德氏菌,主要危害平菇菌袋两端,产生短而密的白色菌丝,之后形成胡桃仁或菜花状的子实体。子实体为浅黄色至奶...

    222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知识 | 它被称为“万菇”,堪比冬虫夏草,不识货的当做银耳
    食用菌知识 | 它被称为“万菇”,堪比冬虫夏草,不识货的当做银耳

    如果你在自然界中发现了一种远看像花朵,身体像花瓣一样立体伸展,长得像绣球一样的东西,一定要采回家,这可是宝贝呀!要是不识货,可能就会把它当做银耳,其实它比银耳珍贵多了。因为它的外形看着像绣球,因此就叫它绣球菌。野生绣球菌主要产自我国吉林、黑龙江、云南、西藏、福建等省林区,在国外也有生长,主要在日本、...

    820 菌类功效 食用菌常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蚊蝇如何治理?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蚊蝇如何治理?

    菇蚊蝇以幼虫钻蛀为害,且个体小、为害隐蔽、适生能力强、繁殖速度快,食用菌生产中一旦发生为害,很难彻底控制,特别是平菇、茶树菇等菌袋生产中药剂防治往往难于施用,加之国内已登记可在食用菌上使用的杀虫剂非常有限,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许多试验表明,一些杀虫剂对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

    52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栽培香菇烂筒的原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栽培香菇烂筒的原因及防治

    在反季节栽培香菇过程中,有的菇农由于忽视了夏菇本身的特性和特定的设施,生产中常常出现菌棒烂筒现象,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生的原因:1、培养料处理不当。用生的杂木屑直接生产;或杂木屑没有完全晒干就投入生产;或培养料混有不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松、杉、木荷、樟树木屑;或培养料放置时间太长,致使料发...

    291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黎平县食用菌产业园平菇 喜获丰收
    食用菌资讯 | 贵州黎平县食用菌产业园平菇 喜获丰收

    近日,贵州省黎平县中潮镇迎来平菇“丰收季”。走进中潮镇食用菌产业园,88个菌菇大棚整齐排列着,菇棚内的平菇成簇相拥,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鲜菇,准备送往各大批发市场。据了解,该产业园第一批种了10万菌棒的平菇,目前一个多月了,已经摘得20万斤鲜菇,全部销售一空。今年预计种植100万棒平菇,总产量...

    389 菌类报道 菌类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